一、高危药品定义
高危药品(high-risk medication)是指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
二、高危药品管理的意义
鉴于高危药品的特殊性,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用药安全,减少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切实加强高危药品管理,现按照国家专业委员会的推荐,制定本高危药品管理原则。
三、高危药品的分类和品种
高危药品主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按照中国药学会专业委员会推荐,结合我院现行使用药物目录,制定我院统一高危药品目录和品种(见附件1)。
四、高危药品的的管理原则
1、高危药品的贮存管理
药库、药品调剂室及病区小药柜的高危药品应与普通药品分开存放,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并在高危药品存放处设置醒目的药品名签并张贴高危药品专用警示标识(见附件2)。
2、高危药品的临床使用
临床医师使用高危险药品前应对安全性进行评估,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并注意高危药品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速度、频次等。
3、高危药品的调剂
高危药品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调剂准确无误,并采取适当方式提醒医护人员。
4、高危药品的使用
在医嘱转抄及执行医嘱时,严格执行给药的5R原则,即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品名称、药物剂量及给药途径5项内容,经双人核对并复核确认后方可使用。
5、监测不良反应
药师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6、高危药品动态管理
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新引进高危药品须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由药剂科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
7、高危药品的分级管理
高危药品管理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目的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突出管理重点,提高管理效益。重点加强A级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中各级别的特点: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B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二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A级低。C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第三层,包含的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但给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等级较B级低。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以专用标识和红底黑字的药品名签作为警示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时,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用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以专用标识和黄底黑字的药品名签作为警示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4、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B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1、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C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门诊药房药师和治疗班护士核发C级高危药品应进行专门的用药交代。
附件1: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品目录
附件2:高危药品专用警示标识

该标识用于我院高危药品管理。在全院范围内的高危药品储存处进行统一式样粘贴。